“真的。在暑假的时候,我就把课文都学过一遍了。”
“……”这回轮到我诧异。
“暑假的时候,我的妈妈叫我把这学期所有的课本都学了一遍。语文要求每篇课文要背诵,生字要听写,数学课本中所有的练习全都做了一遍。这还不够,妈妈给我买了许多辅导材料,每天我就是在家做作业。有一次,我到福州爸爸那儿玩,妈妈为我准备了一箱的复习资料,结果我在福州只玩了两天……我讨厌学习,我觉得学习一点意思也没有,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来上学的路上……”他好像找到了一个倾诉对象,非常畅快地发泄他心中的不满。
我终于找到他“问题行为”的症结。因为母亲教育的缘故,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,产生了厌恶的情绪;因为曾经受过批评,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,打下了认为自己“最坏”的烙印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有责任帮助他重新认识自己。于是,我告诉他母亲这样做的良苦用心;告诉他其实没有“最坏”之说,不要自己瞧不起自己;告诉他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,还告诉他今后会请他当“小老师”。他很认真地听我讲话,与课堂上判若两人。
在以后的教学中,我发现他正在悄然变化……
从这件事的处理过程中,我意识到与学生沟通的重要,意识到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重要。当学生犯错误时,一味地责怪和批评是不行的,要舍得花时间听他们诉说犯错误的原因。任何事、任何问题只要找到根源,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,都有可能最终得到解决。